2019年6月11日 星期二

從「恐同症」偽說論反對同性戀及GG(Gay Group)

我現在自已個版貼文,都會被同性團體惡意檢舉、肉搜、店內給惡意負評,GG越是這麼做,我越反同,所以我要求所有反同的朋友,無論你要以自己名義或轉貼本文,請立即轉發,讓文章不至沉默。我的文會被檢舉,FB屏蔽文章,我申訴,FB人工審查至少七天,也就是說,我大約十天才能發一篇文。請反同志們一起發聲,為臺灣的下一代留一片陽光,不要讓同志觀點成為正常。謝謝大家。

WARNING
本人發言的內容,為清楚表達涵意,內含色情、暴力、黑色幽默等議題,可能引起同性戀,或同性戀容忍、支持者,感到不適、不悅、反感等影嚮情緒反應,請自行斟酌是否閱讀,開始閱讀後,即表示您同意本人言論,若對本人施行嘲諷、辱罵等網路霸凌行為,於訴訟時自願放棄辯述權。為免藉口、誤解、簡訊顯示主文等情況,主文將於10行無意義黑點分隔後開始。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同性戀者貼給我一篇所謂的「研究報告」,十分有趣。題目跟內容簡述都是「恐同症患者越反同,其自身是同性戀者的機率越大」。

在正文開始前,我要聲明,我反同、反廢死、反廢核,所以我支持相關議題的正方(我支持,所以我是正方,與我對立者為反方)辦活動,小由網路民調,大至抗議示威,我都盡量參與。我發現我支持的議題都是社會多數,但主持或代言人的論述卻十分薄弱。例如反同理由著重在愛滋病就大錯特錯,第一、染愛滋病後的存活率並不比癌症癒後存活率低,況且,異性戀與同性戀得愛滋病的機率其實是一樣的,必須加入人口總數除權,才能顯示同性戀得性病的機會比異性戀高,但這有一個致命的缺陷,有多少人口是同性戀?有多少人口是異性戀?這個參數不是絕對值,所以反同若以愛滋病恫嚇支持者並不高明,甚至有點愚蠢。

今天我們談談「恐同症患者越反同,其自身是同性戀者的機率越大」(以下簡稱病態論)的論述。首先,這是一則早被推翻,很老的偽科學、假新聞,卻被同性戀及其支持者(以下簡稱GG「Gay Group」)奉為圭臬,四處張貼,以現行法令來看,散佈者有50%的機會違反不得蓄意散佈假新聞的規定。法律不可能規範人們想相信什麼或願意相信什麼,所以法不多談,從根本上解除這則偽科學才是正道。

病態論的論述,流傳十幾年,因為已被證實根本瞎掰,所以其出處、內容等,大家應該都看過,我就不多說了,沒看過的朋友請自行腦補。

要摧毀一則流言或證實一則論述,都必須從其核心才能造成破壞。GG視病態論幾為定律,反同論述光是一句「放屁」,事實上也不過是你信你的神,我拜我的廟而已。就像一塊透明晶體,你說是價值連城的鑽石,我說是不值錢的水晶(鋯石),不以折射率鑑定,根本無從得知真假,你信就真,不信就假。這句病態論的論述,就擁有這種信仰式的說服力。而我今天就要打醒你們這些GG。

首先來看這句病態論字面意義,單是「恐同症」這三個字,就已經打腫GG臉,別說醫學上沒有所謂的「恐同症」,就算有,那事情大條了,全臺2/3都是患者,依病態論述,只差病多嚴重,沒有人不是患者,但健保卻未予納保?在綠委突襲式的通過同婚法的同時,健保對於「恐同症」未納保卻不處理,那明顯配套措施不全,則「同婚法」急上路,日後很可能帶給社會更多的問題。再論,若真有「恐同症」這種病,那麼一定有「恐異症」,GG們硬要說世上只有「恐同症」,卻不可能出現「恐異症」,那我就不說了,請自行腦補病態論內容,該論為求假的像真,所以承認「恐異症」的存在。

續論,病態論其樣本群只可能來自二處,一、只針對異性戀,其它性向全部排除的排它性取樣。二、是全體人類,不分異性戀、同性戀、多性向等,只要長得是人形狀,就是樣本。這是標準的自打自嘴巴的矛盾論,若從第一點,只針對異性戀為樣本得出部份異性戀者「可能」其性向是同性戀,太好笑了吧?每個人對同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性別認同,無論其認同度多高,他都是異性戀者,為什麼?因為病態論只針對異性戀採樣,所以樣本數再多,邏輯上都不可能從中找出任何一位同性戀,如同有個挺同者「愛莉鵝」,我說她是同性戀,她死不承認,她說她只是支持同婚,自己不是同性戀者。若以病態論邏輯,挺同者「愛莉鵝」,非常有可能是極端異性戀者,甚至可能是異常性飢渴的病患,因為她非常支持同性戀,所以她是絕對的異性戀,這就是GG們的「病態論」,再用鑽石舉例,收起三顆1克拉鋯石,拿七顆1克拉的鑽石去鑑定,最終只會得到七顆全部是真鑽的結論,差別只在等級高的首飾用,等級低的工業用,你絕不可能在七顆真鑽中挑出一顆鋯石,因為七顆裡面根本沒有假鑽;再談第二種採樣法,也是「病態論」偽說所承認的採樣法,不分性別、年齡、種族,全人類都有性別認同傾向,只是越可能是同性戀者,其顯性越可能是激進反同性戀者,只因為該人因故無法出櫃,無法與心愛的同性在一起,所以基於憑什麼你行我不行的情緒轉移而反同,聽起來煞有其事,實為謬論,因為此說發表時,並沒有指異性戀者反同即為「恐同症」,事實上「恐同症」同樣是種偽說,由GG們加上去的,當樣本全隨機,沒有指向性時,表示同性戀者也可能是「恐異症」患者,整句話完整的講是這樣的:「恐異症患者越挺同(甚至出櫃),其自身是異性戀者的機率越大」,用來論證反方的一句話,反過來說也可以論證正方,請問這不是偽科學?什麼才是偽科學?這和很多人以為「莫非定律」是一種定律一樣可笑,事實上「恐同症患者越反同,其自身是同性戀者的機率越大」這句話當時很可能只是一句玩笑話,卻被GG拿來膜拜,你們拜到假神了,真是傻的令人生厭。

文末埋個續集梗,其實愛滋病透過「體液」傳染,指的是黏液(分泌物)、血液、精液等高稠度體液,再透過無保護之性行為(口交、肛交、陰道交)、共用針具、母子垂直途徑等。二者同時具備才可能傳染。其它如汗水、尿液、口水等,就算一起吃飯、喝水、擁抱、甚至接吻,基本上都很難傳染愛滋病。病理上雖然如此,但多數人還是害怕與愛滋病患者共處?為什麼?下週再說。

從電影「明日邊界」論反對同性戀及GG(Gay Group)

我現在自已個版貼文,都會被同性團體惡意檢舉、肉搜、店內給惡意負評,GG越是這麼做,我越反同,所以我要求所有反同的朋友,無論你要以自己名義或轉貼本文,請立即轉發,讓文章不至沉默。我的文會被檢舉,FB屏蔽文章,我申訴,FB人工審查至少七天,也就是說,我大約十天才能發一篇文。請反同志們一起發聲,為臺灣的下一代留一片陽光,不要讓同志觀點成為正常。謝謝大家。

WARNING
本人發言的內容,為清楚表達涵意,內含色情、暴力、黑色幽默等議題,可能引起同性戀,或同性戀容忍、支持者,感到不適、不悅、反感等影嚮情緒反應,請自行斟酌是否閱讀,開始閱讀後,即表示您同意本人言論,若對本人施行嘲諷、辱罵等網路霸凌行為,於訴訟時自願放棄辯述權。為免藉口、誤解、簡訊顯示主文等情況,主文將於10行無意義黑點分隔後開始。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
我很喜歡「明日邊界(live.die.reteip)」這部電影,對,就是湯姆·克魯斯與愛蜜莉・布朗主演的這部。
老片在網路上已經討論很多,我就不多說了,但對其中的一個現象感到很好奇?
阿湯哥重置時間的能力,是來自「艾爾發」,但「艾爾發」其實本身不能重置時間,而是由主腦「奧美迦」得知任何一隻「艾爾發」被殺,認為有戰敗的可能,而重置時間。雜兵「擬態」對「奧美迦」來說,死再多也無所謂。所以阿湯哥是藉由不斷死亡,「奧美迦」不斷重置前一天,最後得以連繫「奧美迦」。
阿湯哥在最後一次重置時間後,便失去了能力,幸運的是,他在炸死「奧美迦」的同時,也獲得了「奧美迦」的血,及其重置時間的能力,也就是片尾重生時仍然是軍官,而不是逃兵的時候。阿湯哥深情的找到活著的愛蜜莉全片結束。
我覺得全片設定沒有違誤就已經成功了。我就全片後的想像劇情有一個大哉問。阿湯哥一定能追到愛蜜莉,幸福的過了一生之後呢?阿湯哥老死之後呢?又回到直昇機上?再一次追求愛密莉?這個時間輪迴的設定如果不打破,那麼男生愛同一個女生十世、二十世,三十世後,總有厭煩的一天,這是必然的,因為這是男人的天性。
問題來了,若某一世的阿湯哥不想追求愛蜜莉,去搞了男人,那麼阿湯哥是否就變成同性戀?只有這世是同性戀?或以後都是同性戀?如此說來,試過雜交的是否都算同性戀?
所以我說同性戀真他媽的是種病態,該放上解剖檯切成細塊,仔細研究研究。

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

五花肉的廚房-無刺鱸鰻殺魚秘密大公開

吧酒食堂是台北市中心最接近漁港價的活海鮮餐廳。我們有墨瑞鱈魚、大尾鱸鰻、馬祖活淡菜、海鋼盔、佛手貝等等等等,數十種難得或稀有的水產食材!更重要的是,我賣的水產等級高,又比菜市場便宜!抽空來看看吧,保證不會讓你失望。
台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312巷23號1樓 0932-232989 邱斯源 歡迎來電詢價訂位。



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

「讓座」既是善意,更是義務

今天看到一則,女被要求讓座,拿預約開刀單打臉老伯的新聞https://news.tvbs.com.tw/life/962223

我四十六歲,中年尾端,想來也快變成老伯了。從小,我被教育不要去坐博愛座,怎想近十多年來,讓不讓「博愛座」,竟屢屢成為新聞話題,明顯是教改失敗的結果;令人不勝稀噓。

對於「博愛座」我早有文在前,無意累述,只希望覇佔「博愛座」的任何人能夠瞭解,如果你不需要博愛座,請不要坐上去,再理直氣壯的說:看到有需要的人,我馬上會讓座的。相信我,你不會讓座。因為你根本看不出來哪位乘客是否需要座位,如同此新聞中的女網友沾沾自喜的打了老伯臉,再上網大言不慚的說「要怪就怪你自己年輕不努力,老了沒專車坐吧」。我笑叉了氣;你都要開刀了,還坐公車去?想來令尊年輕時應該也很摸魚,否則妳怎麼沒有專車可坐?令尊很混,妳很混,妳丈夫很混,妳男友很混,妳兒女很混;依此邏輯,妳坐公車去開刀,不正說明妳一家子沒個上得了檯面的?否則,妳怎麼沒有專車坐?

「搞清楚讓博愛座是善意不是義務」,這話更絕了去了。讓座當然是義務,不然設博愛座做甚?博愛座是與人為善的具體表現,若不讓座,何來善意?此善意並非體現在被讓座的人身上,而是在禮讓博愛座的人身上,試想:你坐了博愛座,你面前有位孕婦,孕齡三月,肚皮上是看不出來,卻是最危險的懷孕前期,她沒索取好孕貼紙,也不知該如何開口請你讓座,公車晃動大,一個剎車,孕婦沒站穩跌坐在地,當下站了起來,看來沒事,回到家才發現小產,由於是首胎,婦人從此習慣性流產。這是她的人生,起因於小小的,上公車找不到座位,只因你大剌剌坐在博愛座,恬不知恥的闊論:「讓座是善意不是義務」、「看到有需要的人我當然會讓座」之類的屁話。該讓座給誰你看得出來?X光眼?超人?

上面的故事,很巧對吧?怪不了佔位的人是吧?數年前便實際發生過;佔位的人,永遠不知道,若當時,他將博愛座空著,孕婦上了車,馬上有位子座,司機剎車,孕婦沒跌倒,六個月後順利生下一個鮮嫩的小寶寶。佔位與讓位,一念之間,命運大不同。佔位的人卻在不知情下,大損陰德,也改變了婦人的命運。如此,你還是要佔用博愛座嗎?

說別人的故事,對厚顏小輩或許說服力還不夠,畢竟博愛座坐也就坐了,別人的命運自己無意造成,也管不著。如此也是在理,那麼我說說我自己的故事罷。

二年前爬山,跌了一跤,不怎高,大約一公尺而已,回家後開始出現不適,經過三個月的物理治療,直到右腿完全不能使用,並且抽痛難當,做了核子斷層掃描,國泰醫院的神經專科醫師一看不妙,當天就要幫我安排住院。四節脊椎的三個椎間出問題,分別是椎間壓迫,椎間凸出,椎間滑脫;這三個椎間因為拖延治療,造成神經斷裂,右腿無力和刻骨的神經疼痛,使我幾乎無法站立。開刀當天,醫師只開了我這檯,早上八點開到晚上六點,留下了約十八公分的疤、鋼釘,以及長期右後背肌肉疼痛的後遺症,但我很滿意術後成果,比起廢一條腿,一點小疼小痛,我還能忍。如何?比之新聞中的女網友,我的手術算大算小?

現在我就告訴大家,當我疼痛到不方便騎車開車時,偶爾搭捷運,還拿了禮讓貼紙貼在胸前,很可惜,在那三個月中,我只看到霸佔博愛座人的醜惡面,他們裝睡、玩手機、聽音樂、講電話、看書、與旁人聊天,什麼事都有,就是沒人讓位!反倒不是博愛座的朋友,一看到我拐著拐著上車,立馬扶我坐下,當我坐下時,霸佔博愛座的人,有些會看我一眼,我相信他們會讓位,只是別人先讓走了。

為什麼會這樣?原因很簡單,捷運的博愛座是背向入口的,如此,博愛座離入口最近,需要的人可一上車就坐下,不必找座位,也因為如此設計,反而都是面向入口的普通座會最先看到有需要的人。那麼問題就來了,霸佔博愛座的人,你是如何查覺誰有座位的需求?何時上車?你是怎麼判斷的?你是怎麼做到的?我很好奇,我相信不爽你們霸佔博愛座的人也都很好奇,你們怎麼有那麼大的臉面,恬不知恥的說:「看到有需要的人我會讓位」?「讓位是善意,不是義務」?

四十多歲以上的老頭、老婦們,沒有你們年輕人書讀的多,但是我們的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們,沒必要絕對不要坐博愛座,讓座位空著沒關係,有需要的人自然有位置坐,不必請人讓位,因為座位己經讓好等著了。

我深深覺得,博愛座的爭議,從根本上是無意義的,只要你捫心自問是否非博愛座不可?如果不是,那就讓它空著別坐。另外,再衷心的相信,坐博愛座的都一定是有需求的人,這才是真正的善意。而且這種良善,是對自己正確的心態與行為感到驕傲的良善,不是施恩於人的偽善。
我父母教我非必要,別坐博愛座,我也會這麼教導我的孩子。也希望身心健全的人,將博愛座留給需要的人吧。畢竟好手好腳,站一下也不算委曲。

文末順道一提,我開刀要住院前,是坐計程車去醫院的。

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

很久很久以前,哨兵有步鎗,步鎗裡有子彈

為慶祝「行憲紀念日」,抽空寫個陳年老舊的小故事,與大家分享。

在故事之前,必須先讓大家,尤其是女生,瞭解「士兵」的階級如何劃分;多數人以為,士兵分三個階級,由上而下為「上等士兵」、「一等士兵」、「二等士兵」,二等兵已經菜的很新鮮了,但還有一種更菜,叫做「學生」,入伍後,下部隊前,在新兵訓練中心受基本步兵戰鬥訓練的現役軍人,就叫做「學生」,雖然在身份上已經是現役軍人,但肩臂上不掛階,因為學生菜到連軍人都不算,將學生當做剛發芽的綠豆,可能還太過抬舉,因為綠豆還能吃,剛發芽的綠豆,你養它也不是,丟掉也不是,這個就叫做「學生」。

知道士兵的階級劃分,故事就要開始了:很久很久以前,很倒楣的輪到我入伍,進去後立即發現,我只是顆人型蔬菜;事實上,帶腦袋入伍根本只是增加行李重量而已。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腦袋跟想法太沉重了,帶著行動會不方便。當我放下腦袋與想法後,整個人輕鬆多了,只剩下「逃兵」的念頭揮不去而已。

很久很久以前,雖然階級是「學生」,但新訓中心仍然配鎗給我,而且一次三支,六五式、六五式K2、五七式步鎗各一支,軍隊可能以為我入伍前的職業是鋼鐵人,怕我火力不足,所以給我三支步鎗,使得我每次保養鎗支都要嚕三支管,呃......,鎗管。

很久很久以前,學生也是要站哨的。岔個話,據說現在哨兵都拿木棍,不知真的假的,這使我困惑,難道木棍火力比步鎗大麼?回過頭接著說:手持我心愛的六五式K2步鎗,鎗上一個彈匣,腰間二個彈匣袋,各可裝二個彈匣,所以一個步兵,最保守可攜帶五個彈匣;不過,站哨時,鎗上的彈匣是空的,腰間二個彈匣袋各裝一個彈匣,腰間彈匣內裝有第一發空包彈,後五發實彈。總的算起來,一個哨兵,手上有一支最先進步鎗,還有二發空包彈,十發實彈。這種火力居然被木棍替代了?或許聯勤生產的都是金箍棒,只是我不曉得而已。

很久很久以前,十二月的山上,班長帶著二名學生哨兵上哨,凌晨三點,攝氏四度的氣溫,寒風凜洌,我就是其中一個哨兵。很痛苦的警戒姿站了一個小時。白天站哨的姿勢跟夜晚站哨的姿勢不同,不過,這留著後話。前方遠處出現一人影,班長查覺,很威風的大喊:「站住、口令、誰?」,對方不理會,仍然向著我們逼進,班長再次提出:「站住、口令、誰?」,同時令我二哨兵換彈匣。還記得嗎?我只是顆蔬菜,班長叫我發芽就發芽,叫我長葉子就長葉子,叫我把芽收回去變回豆子我都照做。於是我與另一個笨蛋哨兵退了空彈匣,換上實彈匣,仍維持警戒姿。人影不斷向我們逼進,班長:「站住、口令、誰?」,我懷疑班長是另一顆蔬菜,因為他只會說「站住、口令、誰?」,只是他長的比較完整而已。此時的班長令我們上膛。

故事講到這裡,特別分個段,因為當我拉動板機的那一刻,我短暫的恢復成人類,開始緊張起來,空包彈已上膛,萬一真開鎗,我會不會有當不完的兵?

所幸,人影在我們前方約三十至五十公尺處停住,並且說出了口令,走到我們面前時,原來是監察官,軍禮是免不了的,他向我們說聲「幸苦了」,其實他是故意的,因為他走後,我與另一位哨兵安心的恢復成蔬菜,並且清了半小時鎗。更!

看到役政署長闖成功嶺,有感而發寫這長篇;在很久很久以前,我們是有武器,並且可以開鎗的,絕不可能讓一個誰知道他是什麼鬼的東西闖軍營,國軍淪落至此,悲也、嘆哉!

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

蔡英文何時特赦陳水扁

我又要講一個陰謀論,陰謀論的意思就是,合情合理但發生機率很低的事,叫做「陰謀論」,我發現有少數臉友不懂什麼叫陰謀論,特此稍做解釋。
假設,蔡英文下台的那一天終於到來,無論他是任期屆滿或是被罷免都好,總有那麼一天,行使總統職權的最後一天,那麼,蔡英文會用總統職權做什麼?
我認為是「特赦陳水扁」。
這招算是放大絕,其實從邏輯上來說,遠不止有可能,可能性還非常高,因為特赦陳水扁,能得到台獨基本教義派的支持與保護,延續政治生命。想想連馬英九卸任都遭到政治追殺,蔡英文這麼顧人怨,下台後絕不可能安然脫身,特赦陳水扁就是保命符。
這是很合理的推測,這一年來,蔡英文什麼不敢做?除了台獨和特赦陳水扁這兩件事,其它都做絕了。偏偏就這二件事,必須在政治實力最強的時候才能做的事,為什麼不做?什麼理由不做?答案很簡單:陳水扁有殘餘價值可利用,現在蔡英文與民進黨如日中天,特赦陳水扁只是替自己找麻煩,若是從「備而不用」的角度看,當哪天運勢轉了,便可利用陳水扁再次凝聚與鞏固深綠基本盤,這就是陳水扁眼下無法獲得特赦,蔡英文的政治盤算。
文末,不必猜測特赦陳水扁,蔡英文民調會更低,必然會更低;但蔡英文其實根本不在乎,也不必在乎,因為他現在支持度就很低了,最低能多低?15%?12%?只要特赦陳水扁,馬上回到30%。蔡英文又何必急於特赦陳水扁呢?